發布人:管理員 發布時間:2023-11-02
分流板主要有三部分組成,加熱系統,感溫系統,流道系統組成。
加熱器有兩種方式,一加熱棒傳導,第二加熱盤條傳導。對于目前來說還是主流的加熱盤條結構,原來加熱棒的主要臺灣品牌居多。加熱盤條的排布[敏感詞]是個學問,對于多腔系統,加熱絲的排布對于平衡影響是很大的;同時對于對稱塑膠產品的排布也是需要加熱盤條對稱的;同時引導出一個加熱密度概念(分流板的加熱功率總和/分流板的體積),這個系數對于常規材料可能不是很重要,對于結晶性材料是必須考慮的。
感溫系統目前也有幾大主流,一個是表面探針,另外一個是內部探針,其實這個都是通過感溫線來測得分流板澆口附近的實際溫度,常規設置在加熱密度高的位置。但是對于溫度敏感的材料比如PVC,POM,建議盡量減少加熱器的長度,多個區域測溫。
除了上面兩大組成,流道系統還是相當重要。[敏感詞],分流板的材料,目前主要是不銹鋼和P20,但是對于特殊材料還是需要特殊鋼材(無鹵材料,PVC材料等),流道一般形成主要槍鉆加工,另外就是焊接加工,由于成本和技術原因主流是槍鉆,特殊應用(平衡要求,換色要求,防腐要求)才考慮焊接;第二,流道直徑,對于不同領域產品,模具結構截然不同,所以熱流道流道也不相同,包裝醫療行業要求平衡、換色;汽車行業要求換色和順序控制;車燈要求壓力損失小;低壓注塑要求壓力小(建議低于40MPa),總而言之,言而總之,流道直徑根據產品技術應用來選擇。
對于分流板加工,堵頭結構比較關鍵,有焊接上的,也有過盈配合,還有螺絲堵死的,都是大堵小,也有相同直徑堵頭堵流道,所以很多死角都是在這個位置產生。分流板的厚度是和流道直徑有關,但是也和鋼材質量有關(國際品牌都選一勝百等,普通的就是國產料)。對于加工來說,分流板流道和流道之間的角度確保在60度以上。
其實分流板的加工基本決定了產品定位和設計能力的定位。所以說“板”上釘釘。